青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华人
来源: 标签:青海屏障生态国家 2019-11-14 17:23:59
人民网西宁11月14日电(周坤)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因此,生态保护不仅

人民网西宁11月14日电(周坤)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因此,生态保护不仅事关青海省,也直接关乎三江流域的20个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开展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还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近年来,青海省不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门源县的大通河畔,经过整治后,山水林田湖草融为一体。周坤摄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 构建生命共同体

站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的大通河畔,天蓝水绿,山青土沃,放眼望去,山水林田湖草融为一体。可是谁又能想到,多年前,这里的湿地曾经堆放着各类垃圾、河水也曾一度断流。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旭东指着河边的树林告诉记者,过去的门源县,由于传统理念的制约和粗放的发展方式,虽然解决了百姓温饱,但是导致生态破坏严重,“原本的河边青草绿水,逐渐被各类垃圾覆盖”。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但是,过去“管山不治水、治水不管山、种树不种草”的单一修复模式早已不适合整体长远的发展,如何推动单一治理向全局治理转变,推动短视行为向长久共治转变?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李旭东介绍,2017年,门源县被纳入了青海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立足祁连山区特殊生态地位和重大生态责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生态问题治理和生态功能恢复为导向,开展了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废弃矿山修复、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监管与基础支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工作。

原本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也因此开始发生转变。

曾经络绎不绝的采砂车辆消失了,河水也不再断流了;曾经的“垃圾沟”又重新恢复了植被,村民也开始主动捡垃圾了……生态的保护与修复,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适宜生活的,绿水青山的生活环境,也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从解决温饱,到治理环境、转变发展模式,再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门源县的发展历程也是青海省发展历程的缩影。“构建绿水青山体系不仅仅是植几棵树造几片林,而是要尊重自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今后通过一个高效、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李旭东说。

新蓝图已绘就,新征程已开启,一个“山水林田湖草”相融的生态画卷在青海徐徐展开。

青海湖畔聚集的水鸟。周坤摄

建设国家公园 打造“大、美、净、好”名片

水鸟云集、鱼翔浅底,尽管已经入冬,但在有着“高原蓝宝石”之称的青海湖,这样的美景依然随处可见,向人们展示着动人的自然之美。

对于游客来说,可爱的水鸟是青海湖景区“打卡”的最佳素材。但是对于守护青海湖25年的侯元生来说,它们则是代表着是青海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最佳证据。

1994年部队退役后,侯元生来到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他告诉记者,起初工作环境十分简陋,没有稳定的电源取暖,冬季当煤炭烧完后,只有靠捡牛粪、烧牛粪取暖过冬。“当时也想过放弃,但后来参加了很多次水鸟、鱼类等保护动物科研项目,自己越来越喜欢,就一直留在这里了。”

25年来,侯元生从一个管理员到保护站站长,再到现在的保护区信息宣传科科长。而青海湖生态自然保护区也从最初兼营旅游到野生动植物资源简单的看护、管护,再到现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一个生态持续向好的青海湖生态平衡系统初步形成。

“在我看来,青海湖最大的变化,就是变美了。”侯元生说,青海湖的美,美在青海湖湖面越来越大,如今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549.38平方公里,与2018年同期相比扩大了20.08平方公里;美在鸟类越来越多,青海湖区域鸟类由1996年的164种增加到了现在的225种;美在旅游人数越来越多,旅游人数由2008年的32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400.46万人次。

生态之美,并非一日之功。“无论是鸟类增加,还是如今青海湖和谐生态环境,这是多少年来青海省高度重视生态环保,青海人民以及各相关方面共同坚持努力的一个结果,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在中国生态保护、尤其是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中很有影响力。”侯元生说。

目前,青海正在积极编制青海湖等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争取纳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让“大、美、净、好”成为青海湖永久的靓丽名片。未来的青海湖,不仅要“颜值”,更要价值。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青海生态之窗”,工作人员通过点击鼠标控制镜头,就可以实时监测千里之外的生态场景。周坤摄

探索创新 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白雪覆盖的雪山、广袤无垠的草原、奔流不息的江河……如何用半个小时实时游览整个青海?您可以来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青海生态之窗”体验到这种感觉。

在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青海依托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建成青海“生态之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截至目前,青海“生态之窗”系统在全省规划的70个观测点位,已建成38个观测点位、在建32个点位、共享集成40个视频实时监测点位、300余个红外触发相机地面监测点位,24小时全景记录。

“以前工作人员要去五道梁北大桥的观测点,光是路程就要三、四天的时间,有时候等了两、三天无功而返。但是现在只需要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还可以24小时监测,分析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任勇说。

据了解,自青海“生态之窗”运行以来,积累了“大规模藏羚羊迁徙”等多个珍贵的第一手野生动物观测视频和独特的生态景观视频,为后续开展相关科学应用研究、物种种群数量评估、生态系统多样性调查等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目前‘生态之窗’以记录展示功能为主,兼具服务管理功能,而未来,‘生态之窗’更重要的是服务管理功能。”任勇说,下一步,通过建设以视频和遥感监测为核心的自然生态保护监测网,综合实现人类活动监测监管和野生动物监测,实现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等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实现全省生态环境一张图、智能预警、智能监管,实现对重要区域各环境要素和生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

分享:

友情链接

  • 华人娱乐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2816822384@qq.com

    Copyright © 2019 http://www.hrylw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