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两年不来往矛盾让“一杯茶”解决了

华人
来源: 标签:两年杯茶邻居矛盾解决了 2019-12-23 12:13:19
沙坪坝区回龙坝镇聚龙城社区的“和顺茶馆”楼上污水横流,楼下住户却拒绝开门配合整修,两家人在两年里拒绝来往。今年9月,小区

沙坪坝区回龙坝镇聚龙城社区的“和顺茶馆”

楼上污水横流,楼下住户却拒绝开门配合整修,两家人在两年里拒绝来往。今年9月,小区里开起了一家“茶馆”,没想到这两家人的矛盾纠纷很快就在茶馆里解决了。从此,楼上楼下两家住户不但握手言和,也成了好邻居。

位于沙坪坝区回龙坝镇聚龙城社区的“和顺茶馆”,居民们不仅能到这里来喝茶,参加文化活动,更能在这里反映矛盾问题,并接受法治宣传、心理疏导等。这究竟是一家怎么样的茶馆呢?

这家茶馆不光能喝茶

12月4日上午10点,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走进回龙坝镇的聚龙城社区。此时,一些居民正买菜回来,有的老年人带着孩子在小区里散步,而更多的居民则是三五成群,往“和顺茶馆”里走。

走进这家茶馆,一眼望去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老人们各自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什么,服务员正在为客人们倒水。再往里面走去,就能看到不同之处:茶馆里不仅有供居民聚会聊天的场所,还有图书阅览、儿童玩耍的场所,甚至还有给居民们调解纠纷的工作室。

回龙坝镇党委书记梁杰向记者介绍说,“和顺茶馆”的创立,与回龙坝镇当地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以前的回龙坝,纺织产业发达,大大小小的纺织企业有数百家之多,在全国也是闻名的。但随着纺织业的萎缩,以及场镇功能的变化,近10年来当地一直处于大征地大建设的时期。聚龙城社区属于典型的安置房小区,聚集到这里来的住户,来自回龙坝镇的各个乡村。“征地纠纷,还有邻里矛盾很突出,社会治理难度大。”为了加强调解人员队伍建设、增加化解矛盾的阵地、建设宣传政策、收集民意、服务群众的平台,当地政府围绕“枫桥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出了“和顺茶馆”。

“和顺茶馆”今年年初开始策划,9月上旬完成装修,9月下旬开始试运营,集矛盾化解、民意沟通、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公益服务、文化生活等七大功能为一体,通过搭建实地平台的方式,为社区居民们提供了上传下达的桥梁和沟通交流的阵地。在“和顺茶馆”里,每月的“百姓议事会”和每周的“民意收集站”,居民群众座无虚席。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当地政府邀请社区党员、群众、乡贤、社工等各界人士共商共议共解,并通过网格民情分析会、人大代表定期走访、馆长坐班等,及时收集、处理群众反映的意见、问题和困难,让社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好”。

持续两年的邻里纠纷

记者来到茶馆的当天,在“和顺茶馆”里值班的人民调解员是何代吉。他就向记者讲述了小区里一起持续两年的邻里纠纷。

大约两年前,住在小区6栋2单元二楼的钱爷爷,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家厕所的排污管道堵塞,污水从厕所里漫出,客厅卧室里到处都是。他找了好几次疏通工人来进行修理,对方明确告诉他,需要将管道开挖,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否则清理完一段时间后,还会发生堵塞。可这正是钱爷爷感到无奈的地方。原来,这栋楼的排污管道,从2楼到楼上,是一根管道,而1楼则是另外一根管道。钱爷爷多次找到住在正下方一楼的住户,请求他们配合修理,可这家住户不仅拒绝,后来钱爷爷来叫门,人家门都不给开了。

“其实这就是安置房小区存在的一个问题……”何代吉向记者解释说,住在钱爷爷楼下的,也是一对老两口,70多岁的张爷爷和老伴。张爷爷来自回龙坝镇大水沟村,以前和钱爷爷根本不认识。以往在乡下居住,都是独门独院,周围没有邻居,就更别说和邻居往来了。张爷爷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你家下水道堵了,我家又没堵,关我什么事?要开挖我家的厕所,就是不行!

后来,无论是钱爷爷央求着上门,还是社区工作人员前来劝说,都会吃“闭门羹”。这样一来,楼上楼下两家人拒绝来往。钱爷爷家呢,为了不让污水在家里流淌,只得定期请疏通工上门来疏通清理,一次几百元,两年下来,单是修理费用就花了几千元。

今年9月,“和顺茶馆”开张过后,钱爷爷在茶馆里喝茶的时候,就把这件烦心事说了出来。何代吉找到了熟悉张爷爷家的大水沟村人民调解员,许多人一起上门,请张爷爷和老伴来茶馆里喝“一杯茶”。

“起初也不顺利,来到茶馆谈了两次过后,张爷爷最终才答应了这件事。”就在11月初,修理工来到张爷爷家,开挖了厕所,对出现问题的管道进行了修理,随后进行了恢复。而修理和恢复的费用,都是由政府和开发商承担的,张爷爷和钱爷爷家没有花一分钱。

如今,困扰钱爷爷家两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不仅感激调解员,也愿意和张爷爷成为好朋友。

菜单的十八道“茶点”

“初心课堂、和顺讲堂、百姓议事会……便民服务、教育咨询。”从和顺茶馆的菜单上,可以看到十八道“茶点”,其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共建、社区运营、群众共享”模式,让和顺茶馆变成了社会治理综合点。十八道茶点中,仅普法方面,就包括法官“送法”、莎姐“讲法”、律师“普法”等。这些茶点各有侧重,提升了居民们的法律意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表达诉求的方式也日趋理性。而在茶馆中的春风阁里,还会定期开展人大代表送温暖、向党委书记提意见等活动,居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被关注、被关爱、被理解,为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探索。回龙坝镇党委书记梁杰说:“我们希望在源头上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周到。”

9月底“和顺茶馆”开始运营到11月,回龙坝镇党委政府共收集到民情民意36条,解决群众身边大事12件,每周百姓议事会已举办9场。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

分享:

友情链接

  • 华人娱乐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2816822384@qq.com

    Copyright © 2019 http://www.hrylw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