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 徐学 来漳论道“古典文学与散文创作”

聚焦
来源: 标签:论道古典文学散文创作张晓风 2019-12-19 18:03:06
书记翩翩,致足乐也。昨日,台湾文坛的“老祖母”张晓风知名台湾文学研究学者徐学来漳论道“古典文学与散文创作”。18日晚,市

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昨日,台湾文坛的“老祖母”张晓风知名台湾文学研究学者徐学来漳论道“古典文学与散文创作”。

18日晚,市区晓风书屋,因为两位知名作家、学者的到来,显得格外亮堂。台湾文坛的“老祖母”张晓风与知名台湾文学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授徐学,以《古典文学与散文创作》为题,与读者分享心得。

讲座晚7点半才开始,但不到7点,书屋已挤满了近百名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以年轻人居多,很大一部分是张晓风的“粉丝”。

“中国这个风字很有意思,虽然五行之中没有风,但风在五行中都存在,我们讲一个人形象很好,如‘风神’‘风骨’;现在气象学也有很多层次的风,柔风、和风、清风、顺风、晓风,哪一个风最好?”“晓风!”“晓风很多,有陈晓风……张晓风,哪一个晓风最好?”“张晓风!”现场,徐学首先做了开场白,一下子便把气氛调动起来。在热烈的掌声中,张晓风娓娓道来,漫谈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知和散文创作的经验,其中议题既有关于古典文化之美、古文与闽南语的关系,也有如何鉴赏散文、提升散文创作等。

张晓风言语风趣,逻辑紧密,引经据典,每到精彩共鸣处,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书友们注视着台上,时不时拿笔记录,也有书友全程录音,生怕遗漏讲座的细节。徐学也分享了其对文学鉴赏、创作的一些看法。

结束后,张晓风还与现场书友互动。她感谢书友对她作品的喜爱,鼓励文学爱好者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多读古典文学,发现文学之美。

因与林语堂有过咫尺的旧缘,

张晓风——漳州感觉很亲切

这是张晓风第二次来到漳州。她说自己与漳州的联系,源于一个漳州人,他就是林语堂。

采访中,张晓风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林语堂:那就是会建筑设计的林语堂。“在台湾,他住在阳明山上。那段时期我住的是学校宿舍,也在阳明山。当时的政府给了他一块地,林语堂自己设计了房子。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多才多艺,虽然有建筑师给他建房子,但建筑师都是按照林语堂的规划设计去做的,房子建筑风格稍稍带着一点中国庭园以及西班牙建筑的风格,很别致。”

张晓风说,因为觉得跟林语堂这个漳州人很接近,所以第一次来漳便是参加纪念林语堂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去了林语堂的故乡平和。这一次又来到漳州,还去了南靖土楼。“漳州的气候、环境、水土都非常好,很亲近大自然。在去土楼途中,我们就参观了一个咖啡园,是一个台湾人过来创业,因为生态好,他在这边种植咖啡豆。”张晓风说,这一次在漳州,感受到城区城市化进程快了些,但在乡下的地方比如说土楼,还保留着很多原有的、独特的风土人情,让她心驰神往,“因为语言是相同的,吃的东西大同小异,到漳州感觉很亲切。”

徐学谈台湾文学之美——

“人情味”是很精致的修养

“才不到30年,你瞧它的质感和色泽,就像是过去了一个世纪一样。”徐学指着书店里“晓风书屋”的老“招牌”,乐呵呵地说,就像跟老友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晓风书屋确实算是他的老友。1987年,许志强在家乡漳州开了间“晓风书屋”。不久,在厦大老师们鼓动下,许志强把书店开到了厦门。徐学是最“积极”的一个,张罗着帮他联系店面。

1995年4月8日,回厦大参加校庆的余光中,应邀去厦门晓风书店为“余迷”签名。数百名读者从门口一直挤到街上。“人群轰地围上来。”陪同余光中前往的徐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印象深刻。

台湾的散文、诗歌为何这么受欢迎?“文字精致,有情调。”徐学解释道。两岸作家所处的环境不同,作品自然会有差异。“比如张晓风老师,就是个对万物有情的女子。”她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看得那么有滋有味。所以她的文章,有情致,有趣味,“这或许就是我们最该学习的‘人情味’。”

晓风谈“晓风”:

希望实体书店坚守下去

这是张晓风第一次来到晓风书屋。她说,此前对晓风书屋就有耳闻。“有实体书店我就很高兴。因为同名,更多了一点亲切。”

张晓风说,由于时代的发展等因素,实体书店的经营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她还是抱着乐观的想法,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常是物极必反,“虽然目前看是渐渐没落了,但我想会有一天大家觉醒,回归实体书店。如果连书也不翻一翻的话,很可惜。书翻一翻的好处是,站在书架前,常常看到类同的一些书。你会去看封面,随意翻几页,那种感觉很不一样,比如你本来要买这本书,看到旁边的另一本书,结果那本书可能对你更有用。实体的东西是可以看到摸到感受到的,不管是纸质、重量、气味,跟网络阅读和在网上购买是不一样的。”张晓风说,晓风书屋还怀着实体书店的“初心”,希望能坚守下去。

张晓风

文章如何写得更有古雅风味?

首先,创作是要用多一点的字,多一点的词。现在有了电脑,似乎更容易找到一些字、词,但首先要具备基本的常识,比如说我选的一些字、文章被课本录用了,他们来请我校对。我校对时,那个字老是错,我写的是“坼”字,出版社老是给改成“拆”,我才发现,似乎没有人认识“坼”这个字了。这个字来源于《易经》,形容“春雷动,草木打开它的壳,好像打开盔甲一般的状态”,我觉得这个字有它特殊的美感。其实很多字被我们忽略掉了,我们不一定用大家不认得的字,可以用古雅的字词,也可以用通俗的字词,只要能帮助文章有性格,就是好的字眼。

其次,在创作时要多了解、运用典故。我在创作时也会运用典故,比如我写的《从来,我都没有不跟你们在一起》,运用的就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和茶圣陆羽往来的典故,这个典故我是从《新唐书》里读来的。创作时,用现代人的情感加上古代典故,是一个很美妙的组合。

徐学

文字不需要标准答案

文字不能单纯地分为“好”或“不好”,有的小说虽然语言并不算精美,但不能否认它写得很精彩。所以要想写好文章,语言表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敏感、好奇和热情。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追求标准化、注重解题思路的教学方式,让许多人忽略了阅读本身的乐趣。过于在乎标准答案是什么,这在学生宝贵的语言敏感时期,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其想象力。一味地摘抄所谓的好词好句,背诵大量的形容词并不一定就能把文章写好。要懂得寻找自己表达上的优、缺点,把优势放大,成为亮点。试着从吟诵古诗词开始,培养对语言节奏、韵律和意境的把控,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记者 周杨宁 张旭)

分享:

友情链接

  • 华人娱乐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2816822384@qq.com

    Copyright © 2019 http://www.hrylw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