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舞台点亮非遗“高光时刻”

聚焦
来源: 标签:昆明点亮舞台时刻高光 2019-12-23 09:56:43
《钱南园》在古宅院中上演。昆明曲剧,盘龙区独有的戏种,2005年成为市级非遗。龙泉探梅,延续千百年的休闲旅游习俗,201

《钱南园》在古宅院中上演。

昆明曲剧,盘龙区独有的戏种,2005年成为市级非遗。

龙泉探梅,延续千百年的休闲旅游习俗,2017年成为省级非遗。

一个是文化,一个是旅游,结合在一起,会迸发出什么?

随着盘龙区文化馆打造的曲剧舞蹈《龙泉探梅》上演、获奖,并得到群众交口称赞,答案浮出水面:在文化工作者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闪光点,讲好时代故事的不懈努力下,非遗,正通过舞台展现“高光时刻”。

非遗里挖掘出获奖剧目

2017年,起源于西汉时期的昆明传统习俗“龙泉探梅”成为省级非遗项目,盘龙区文化馆也开始思考对这一非遗文化进行挖掘和再造。

“龙泉探梅”,是赏梅的习俗,属于旅游范畴,要怎么搬上舞台才没有违和感?随着盘龙区文化馆研究的深入,大家想到了曲剧,这种“昆明话+扬琴说唱”的方式优美而质朴,极富地域特色。“非遗项目+独有剧种”,两者很可能碰撞出全新的“昆明味”!

盘龙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舞蹈编导赵倩倩带领团队,将“龙泉探梅”用现代的舞蹈方式进行编排,又把昆明曲剧中的舞蹈元素进行提炼加工,经过2年打磨,曲剧舞蹈《龙泉探梅》问世。在第38届盘龙江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演后,《龙泉探梅》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誉,今年又在昆明市第五届民族民间歌舞乐精品展演中斩获舞蹈类最高奖项。

这在盘龙区文化馆忙碌的工作中,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盘龙区文化馆的每一名文艺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共识:围绕非遗开发出受大众欢迎的优质文艺作品,是非遗传承发展的必经之路。

比如说省级非遗“猜调”,昆明人并不陌生,很多人都会哼两句。2014年起,盘龙区文化馆和拓东一小携手,以“我是昆明人,爱上昆明美,说说昆明话,唱唱昆明好”为主题,打造出“小小昆明人”合唱团。2018年,盘龙区文化馆磐羽少儿交响乐团又将老昆明童谣《我是小小昆明人》改编成管弦乐合奏少儿交响乐作品《小小昆明人》,并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演出,斩获金狮奖、金紫荆花奖等奖项。在今年的第39届盘龙江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演出中,《小小昆明人》一登台便获得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纷纷评价:没想到曾经上不得台面的“猜调”,变得如此“高大上”起来!现在,《小小昆明人》已经成为盘龙区传承地方文化的一张金字招牌。

从1996年至今,盘龙区已有60个非遗项目,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每个文艺工作者创作灵感的源泉。

旧题材在庭院剧中焕发新内涵

如果说《龙泉探梅》《小小昆明人》的成功得益于丰厚的非遗积淀,那么《闻一多》《钱南园》两个精品剧目的排演,则是通过深挖历史文化,以全新的文艺创作思路赋予旧题材新内涵。

钱南园是昆明的历史文化名人,以诗书楹联闻名于世,更以屡屡弹劾贪官污吏而名垂青史。近期,庭院滇韵实验剧《钱南园》在闻一多公园内的晋氏宅院进行了预演。剧目在汲取滇剧《瘦马御史》精华的基础上全新加工创作,用文艺手法赋予廉政文化新的生机,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艺术体验中接受廉政文化的洗礼,感知廉政文化的力量。

京韵实验剧《闻一多》采用沉浸式演出,以不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依托,用京剧唱腔讲述了闻一多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真实故事。该剧今年免费面向社会进行了30次专场演出。很多回,剧情进展到“抗战胜利”环节时,观众自发起身,跟着演员一起唱起《保卫黄河》,场面热烈,令人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剧目的演出地点晋氏宅院,是典型的老昆明一颗印式建筑,是盘龙区的文物古建,旁边的老宅便是闻一多、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执教8年期间的住所之一。观众在这里观看庭院剧,精彩的演出与老宅交相辉映,成为盘龙区文物保护利用的一种有益尝试。

首家公开招募馆办业余文艺团队

“文艺人才是艺术创作的第一生产力,加上良好的体制机制、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盘龙区在文艺创作上百花齐放。”盘龙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保艳琼介绍,近年来,盘龙区不断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养举措,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格局。例如,今年盘龙区文化馆公开招募业余文艺团队,纳入区文化馆管理考核,最终遴选出30支队伍作为馆办业余团队。一方面促使业余文艺团队提升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节目储备。在春城文化节广场舞大赛中,业余文艺团队北大门艺术团表演的《灯奶》入围十佳。这个在全市首创的做法,为群众文艺事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不仅如此,盘龙江文化艺术节已经走过39个年头,这个曾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文化部“群星奖”的文化艺术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实现群众文化与文艺精品静态和动态、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此外,从整理出版《明清文人咏盘龙》,再 到“百团巡演”“四下乡”“四进社区”“非遗进校园”、10期公益系列展览、12节E课堂视频教学课程……2019年,盘龙区不仅在文艺精品创作上收获颇丰,还将众多精品文化、文艺服务送进12个街道、103个社区,为20余万群众带去文化服务。

保艳琼表示,接下来,盘龙区将继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创新思路,让公共文化的灿烂阳光温暖更多的人。(记者 徐婕 张捷 摄影报道)

分享:

友情链接

  • 华人娱乐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2816822384@qq.com

    Copyright © 2019 http://www.hrylw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首页